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 内容页

有趣的《茶馆》

早些时候便听闻过老舍先生的《茶馆》,说是中国当代戏剧创作的经典作品,奈何当时的年纪并不很大,对这些阳春白雪的东西了解不深,自然也就提不起兴趣,只热衷于看那些吸引人,却又肤浅至极的小说,于是便一拖再拖,拖到了现在。

《茶馆》总共只有三幕,因为是第一次接触话剧类型的作品,所以还觉得挺新奇的。这三幕说短不短,说长不长,我并未花费很长时间去读它;不得不说,老舍先生刻画人物的笔触确是精炼无比而又恰到好处。

这部剧作展示了戊戌变法、军阀混战和新中国成立前夕三个时代近半个世纪的社会风云变化。通过一个叫裕泰的茶馆揭示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的黑暗腐败、光怪陆离,形象地说明了就中国的必然灭亡和新中国诞生的必然性。剧本中涉及到的人物有很多,将近七十人,但个性鲜明,能够“闻其声知其人”,这都归功于老舍先生扎实的语言功底,即“三言两语就勾出一个人物形象的轮廓来”。

拿本剧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王利发来说吧,父亲早逝,二十多岁就做了茶馆的掌柜,辛辛苦苦经营了大半辈子茶馆,经历了三个黑暗的年代,早已看透了旧中国社会现实的腐败,与昔日好友常四爷、秦仲义在凄凉、绝望中,撤纸钱“祭奠自己”,同时也是在给旧时代送葬。王利发最后自缢,以死向黑暗的社会发出了抗议。曾经精明善良的一个人,最终却落得如此下场,实在令人惋惜,但细细想来,这似乎也是那个时代不可避免的结局,或许更能将其称之为一种归宿。

剧中第三幕在揭露黑暗现实的同时,又从侧面描写了人民的觉醒与反抗,描写了学生运动的高涨和教员的罢课,而且还通过康大力参加革命以及康顺子、王大拴等投奔西山游击区,暗示了中国光明的前景。

读《茶馆》时,发现其语言平实、质朴、口语化,即便有些许不属于当今时代的词语,却让我真真切切感受到曾经人民的生活氛围,新奇中又带着点历史的厚重。其语言艺术,似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美妙境界,就如陈白尘先生所说:“全剧的文字并不多,就写了五十年,七十多个人物,精炼的程度惊人。”。诱人的语言魅力引人入胜,如唐铁嘴来到“茶馆”对王掌柜说:“我不抽大烟了。”,王掌柜听了很高兴,回答“那好”。他接着说:“我改抽白面儿,大英帝国的香烟,日本的白面,两大强国侍候着我一个人,这福气还小吗?”单凭这句话就知道他是一个无耻之徒了。从这富有幽默感、个性化的语言里,可以深深地体察到帝国主义不仅用枪炮打中国,而且还从体质健康上进行毒害的可耻行径。

读完书后,我又按捺不住去看了话剧,感觉很是压抑。人民所受的苦难我记忆犹新。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可以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它还原了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批评、讽刺且揭露了当时黑暗腐朽的社会,以茶馆中的人情世故来展现,引人遐思,令我回味至今,“中国话剧史上的瑰宝”确是名副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