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 内容页

以童心抒写世间的悲欢离合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合上书,闭上眼,仿佛我也来到了二三十年代的北京,来到了小英子天真烂漫的童年。作者以英子的视角,用她天真纯洁的心灵去诠释人世的悲欢离合,又告诉我们世俗下仍有一些美好的角落,不曾离去。

惠安馆——“走吧!妞儿”

惠安馆有个疯子名叫秀贞,因为爱人的离开,刚出生的孩子被抱走,久而久之精神变得失常,巷子里的人每每经过那都避而不及,唯独小英子常常找她玩耍,听她讲述着“小桂子”的故事,成为她唯一的伙伴,或许是冥冥的缘分,英子的好伙伴妞儿有着与秀贞的孩子小桂子相似的特征,是啊“薄薄的嘴唇,一笑眼底下就有两个泪坑儿,一哭,那眼睛毛又湿又长”也不怪发烧了的英子在朦朦胧胧间看见妞儿后,立马脑海里映出了秀贞所说的“小桂子”的模样,仗义充满责任心的英子为了让她们母女相认,拿了她母亲的金镯子,当秀贞母女路上的盘缠,可好心办了坏事,前来找人的英子父母在看到秀贞紧抓着妞儿的手,淅淅沥沥的雨中,暗黄的车灯影子,英子趴着墙,雨水打着她的脸,她依旧哑着嗓子喊“妞儿!妞儿!”面对这一幕英子父母很难不理解为秀贞是拐孩子的贩子,远远地,远远地,英子体力不支的倒下了……

再次醒来英子已经躺在了医院的病床上,强烈的冲击让小英子回忆不起关于惠安馆的一切,只听到自己的奶妈宋妈说:“英子,醒了啊?我们搬到了新的家哟,新帘子胡同,记住是新帘子胡同哦!”即使英子拼尽全力回忆,也只是惘然,在乘马车回家的途中,属于惠安馆的一页随着颠簸前进的脚步俨然翻篇,惠安馆这章里,林海音先生用温暖却带着丝丝感伤的语言叙述起了英子在惠安馆的生活,林先生也在北京度过了童年时代与少女时代,本书所讲的故事也是她童年时的小小缩影,“疯子”对英子的温柔倾诉,妞儿不幸的遭遇,恰恰又能体现出旧时代社会的风土人情,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孩童逐渐成长的画面。

新帘子胡同——“我们看海去”

英子到了上学的的年龄,一次捡皮球的时候认识了个蹲在草丛里的人,“他是穿着一身短打裤褂,秃着头,浓浓的眉毛,嘴唇厚厚的”依照现在的人,如果遇到这样一个穿着打扮奇怪又蹲在草丛里的人,肯定会速速离去,咱们的小英子一开始也有着跟我们一样的想法,可是怪人的厚嘴唇让她联想到了会看相的李伯伯的话:“嘴唇厚厚墩墩的,是个老实人的相。”这让害怕的英子悬着的心也放下了不少,但怪人不肯站起来,身后还有一堆小包袱,两人聊了一会儿后约好下次见面。林先生这里俏皮的对话,充满京味儿的语言,既写出了英子没有容易卸下防备的心理和孩子特有的善意纯洁,难怪叶圣陶先生曾评价她的文章:“读她,仿佛自己也置身于上世纪20年代的北京,仿佛自己就是一个孩子……”第二次见面,“厚嘴唇”讲述着自己的遭遇——无奈迫不得已,在好人与坏人之间,在天与海之间,英子分不清,并且对男人的话也一知半解,唯一确定的是一起去看海!

安静的岁月是可贵的,挫折才是人生的常事,英子一次不留心,将草丛里的小铜佛递给了便衣警察,往后的日子,在街上的人群里,一个男人低着头,接受着人们的数落,抓着宋妈衣角的英子看清男人后,眼睛里噙着泪水,宋妈说:“这是坏人,以后你写的文章里,就这么写坏人场!”“不!我将来长大了是要写一本书的——我们看海去!”

林先生在这里用童真的笔触写出孩子对善恶的理解,对啊,孩子的世界永远都是单纯的,无忧无虑的,这些黑暗中反光的碎钻石般的情感是饱满立体的,到了成年我们只能靠着支零的记忆,去品味、领悟、理解。

最后的骊歌——“爸爸的花儿落了”

英子毕业典礼所唱着:“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院子里垂落的夹竹桃,散落在地上的青石榴,父亲的离去让她一下子长大了。一切的一切都曾在英子的身边,可转瞬间又离去,英子在一次次离别中长大,告别的缝隙里充斥着她童年的碎片。或许多年后夹竹桃在林英子的照顾下开得烂漫;或许弟弟妹妹会和她相处的十分愉快,从不拌嘴;或许她再也不会惹得母亲生气犯胃病;或许她还能去分辨海和天;或许……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们懂得什么是过去,从而珍惜现在的生活,憧憬未来的美好。之所以每一段动人的旧时光,都值得被人们反复提及,是因为珍藏在心灵深处的记忆,永远都会柔和、恬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