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 内容页

《观刈麦》扩写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到了炎炎夏日,便是麦穗成熟的季节,麦穗成熟后,人人都开始忙碌的劳作。昨夜的南方阵阵吹起,小麦早已成熟的发黄,像是田里开满的黄花。在不远处走来一位四十五岁的年老的妇女,手里担着竹篮,她的旁边还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孩童。孩童用水壶盛着一些水,他们正要给青年壮汉送去。壮年们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背受炎热的阳光烘烤。

在辛苦割麦的人,都满头大汗,背部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湿透。

在不远处又见到一位村妇,她及其瘦弱,还抱着孩子在割麦中的青年壮汉的旁边。右手拿着从田里拾取的他们不要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破的筐。在此劳作的青年听她述说一番话,都感动的流下眼泪而悲伤。

她为了激纳租税地卖光,失去这些麦穗充饥肠,自语道:“然而我有何德何能,一直都不从农业生产,做官的俸禄每年都有那么多粮食,年底剩下还有一大堆粮食。”想到这,真的觉得惭愧,于是每日都不能忘记那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