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三作文 > 内容页

家乡的小弄堂

2020-11-22初三作文 650字 记叙文 访问手机版

站在一个至高点俯瞰上海,你会发现:在鳞次栉比的高楼间,那小小的弄堂隐藏在其中,它是一座城市的背景,它默默的见证了上海的变迁。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我便是在弄堂里长大的。
旧居是一栋法式洋房,幽静古朴,充斥着文艺的气息。它紧邻上海音乐学院,院里传来的悠扬乐声总会令人舒心陶醉,母亲喜欢抱着我,沏一壶茶,坐在露台,清新的茶香伴着温婉的乐声,真是惬意无限。母亲说,我仿佛是能听懂那曲子,常常伴随着音乐的节奏摆动身子,串门的邻居总会打趣说:“侬屋里的囡囡真聪明,长大后一定是一个音乐家。”我对音乐的钟情可能也是儿时的耳闻目染吧。时常也憧憬能像那些背着个大物件,每天在学院里演奏曲子的哥哥姐姐们一样能奏出那美妙的曲子。
比起现在的家,我更喜欢儿时的弄堂。如今的住宅区,真可谓是钢精水泥的森林,少了融洽,多了冷漠。比起邻居们关上门后就不再来往的寂静,弄堂可就要热闹多了。弄堂里的人们总是开着门,他们可从不担心家里少了东西,一有空邻居们就相互串门。家里烧了红烧肉,我就来一块吃。他们家的儿子娶了媳妇,就请你们去喝喜酒,因此弄堂里面极少听到争吵的声音。即使是谁家的鸽子弄脏了谁家的被子,谁养得猫碰倒了哪家的仙人掌,又或是买鱼的老太太少带了钱,还是卖啤酒的爷爷少找了钱,这些家长里短,人们总会当作茶余饭后的话题一笑了之,正是因为这种淳朴,和谐,让幼年的我爱上这弄堂,爱上这些朴实的人们。
转眼十年过去了,离开弄堂后就鲜有回去,每每路过都会不由地停下脚步,耳边仍旧是那熟悉的乐声,只是时过境迁,那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消失了,左邻右舍大都搬离旧居,年久失修的砖泛着锈色,不禁眼中微润,不知再过十年这老宅还能否健在。
轻风拂过,思绪飘至过往,我怀念我的童年弄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