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作文 > 四年级作文 > 内容页

《一地鸡毛》

看了《一地鸡毛》,全篇只在小林的梦里出现过一次鸡毛,而且也不是一地。但全篇无鸡毛,却处处读着都觉得鸡毛——鸡毛蒜皮啊!

作品是1990年的,但如小林夫妻所面临的那种生活压力,哪怕是三十年以后的现在,依然没有变过。

虽然人们已经不再像小林一样要去排队买豆腐、买冬储大白菜、买蜂窝煤,但物质压力依然压在身上。

小林所面对的孩子小双职工无人带娃的压力依然存在。

小林所面对的遇到事情夫妻间先埋怨一顿的窘境也依然存在。

人是欲望的载体,所以物质需求不会消失只会越来越膨胀。人是情绪的奴隶,所以善变的本质也不会消失只会愈演愈烈。

1990年,我还在上幼儿园,却已经有人写出了这样一部作品,让三十年后的我,发现原来人们的生活轨迹如此雷同,雷同到几乎巧合的程度。

怪不得,越来越通透的年轻人,开始低欲望,开始把结婚生子甚至于上班的欲望转移到了别处。

因为生命竟然如此雷同,人们却还挣扎不已!

《一地鸡毛》还写出了人到中年因为生活的磨打,而逐渐失去骄傲的样子。

我记得初中时候学《将进酒》,觉得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真是痛快啊,太符合当时那个年龄对未来无限可能的自信了,也太符合那个年龄所特有的干净至清的骄傲了。

然而,小林和小林老婆的骄傲,就这么被冬储大白菜、被蜂窝煤、被保姆费、被微波炉……被一样一样真金白银的物质所消磨掉了——就和现在的我一样,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骄傲远去,想拉它回来,伸出手却又缩回手——不是不想,而是不能呀!

叹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