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幻迷而言,当今这个“人工智能”话题风靡的时代正如科技的大航海时代般激动人心。然而,当人们再次惊叹于以假乱真的仿真机器人时,有必要再次思考我们与披着硅胶外皮的计算机之间的区别。
要质疑人工智能与人的区别,套用悬疑科幻剧《疑犯追踪》中的台词,仅需一句质问:“它让你流泪吗,它让你欢笑吗,还有什么更像人呢?”毋庸置疑,丰富的感情是人的特质之一。尽管计算机可以被编入程序,使它面对“感人”场景流下几滴人工泪液,但它永远不会理解为何人类为生命——即使这生命甚至和我们不是同一物种——的逝去而哀悼,也不会明白将足迹印上一颗遥远荒凉的卫星有何骄傲之处。它的逻辑无法理解何为牺牲与奉献,因为它无法度量人的感情。
讽刺的是,越来越多商家给无生命之物“拟人化”来俘获人心的同时,人类自身对同类乃至有生命之物的同理心却越来越少,随着时间的推移如蝌蚪尾巴般愈来愈短。我们乐于使用自己的辩证思维与批判观点,挥舞着实用主义的大旗绕过道德与感情的弯弯绕绕。我们享受着便捷的外卖与快递提供的方便,同时心安理得地在外卖迟到了五分钟后按按屏幕给一个差评,或者身为“老板”不问究竟为“差评”是问:既然违反了“必达”的承诺,那么剩下的就全都是这些“廉价劳动力”活该了。无论消费者还是“老板”,你不管这个评价会扣掉他多少工资,也不理睬他从家乡来到陌生城市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甚至罔顾送货员在暴雨里淋成了落汤鸡、高烧不退而急需送医院啊。
我们不仅视他人如机器,自己也越来越像机器——孩子是好好学习的机器人,父母的输入框里写着“赚钱养家”,祖辈则集扫地机器人与电子警察为一身,负责一边炖汤一边阻止儿女训斥不争气的孙子。饭桌上“怎么只考这点分数”的抱怨和饭菜的香气氤氲交织,四个螺丝钉各怀心事地围坐桌边,脸上是刻板的冷漠烦躁的表情,像一台零件咬合不好的机器日夜不休地运转,吐出业绩,成绩。
我们唯独忘记了情感。一台计算机可以考出满分,但它不会让母亲露出欣慰的笑容;机器人做饭时放调料精确到毫升,却做不出祖母的味道;也许有一天人工智能让人的工作变得一文不值,就像阿尔法GO将人类在围棋上千年的精进钻研化为笑谈,但只有人会为彼此的进步和创造骄傲,为越磨越利的思维锋芒喝彩,为沉淀于笔墨间的虚拟故事落泪欢笑。正是这些效率低下的,无利可图的,却又优美深刻的事物让我们永远无法成为钢铁心脏的机器,同时也让我们成为了人。
走在街上,人与机器在细雨中同样表情模糊。我时常产生诸如“迎面走来的也许是机器人”之类的科幻狂想,然而驻足观看人群时又心生恐惧。整座城市如行星沿既定轨道运转,人亦如此,有着固定的行程与相似的淡漠表情,如流水线上的机器。
但回首,看见一位陌生女孩邀我共伞,冷雨中,竟又怦然心跳。
哦——我们还真活着。幸好,我们并不只有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