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二作文 > 内容页

历史的星空

天荒地老,时光变迁,沧海桑田。唯有你还在那历史的星空上闪耀,唯有你在那中华文化中永垂不朽!

--题记

也许,你现在看到的世界并不美。因为它总有喧嚣和吵杂,在现实中,片刻的美好和宁静是昂贵的。那么,就请你闭上眼睛去看世界吧,用心灵去感悟,让诗词带你寻找一方心灵的净土。那,你会发现那里有一方历史的星空,上面总有两颗璀璨的明星在闪耀。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早在千年以前,我国就出现了诗歌。诗词也由此而生。

经过漫长的时代变迁和无数的战火斗争,历史终于迎来了一个全新而又辉煌的唐帝国。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代是唐朝,中华文化中最灿烂的是唐诗。翻阅唐诗,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姗姗走过的时代。初唐—创立与强盛。在初唐,我们看到了“初唐四杰”。看到了王勃登上滕王阁时“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的遥望。更看到了“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离别。盛唐—恢弘与辉煌。“李杜诗篇万口传。”唐朝诗歌的顶峰诗人,当推李白和杜甫了。李白一生写了大量的优秀诗篇,其中大量为后人传诵至今。他二十五岁时离开家乡蜀地,周游天下。在船上就写下了“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名句,把自己对故乡的留恋通过江水生动的表现出来。他因权势诋毁,离开长安,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道出了他虽受打击,但仍然心怀抱负。被赦免后,在那轻快的东陵小舟上,“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他一生踏足天下,他的人生也并不平坦,他曾一度受挫折,但仍然坚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人生观。也许,正是大自然赋予了他悠闲的灵魂,是他在困难面前,仍能对酒当歌,把酒问月,潇洒的作诗。“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这就是李白的诗,“唯有饮者留其名”这就是李白。而杜甫不同,他一生关心民生疾苦与国家盛衰,写下了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哀凄凉。晚唐—无奈和哀叹。终于李商隐、韦庄来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他们不明白,大唐为何奄奄一息,强盛的国家为何风雨飘摇?到韦庄出现的时候,一切都化成飘渺云烟,一切都无可奈何,他看着昏黄的天空,看着眼前这滚滚的长江,唱着最后的挽歌“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大唐远去了,无数的光亮为它见证,见证了它的兴衰,见证了它的辉煌。它虽然离我们远去了,但是无论何时何地,翻阅唐诗,都会见证一个王朝在放映。

唐朝灭亡了,但是它留下的另一种文体形式—长短句,也就是词,宋词发轫于唐,至宋而兴盛,与唐诗珠联璧合。在南朝,我们就看到了“千古词帝”李煜,一曲“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诉出了自己的忧愁与无奈,而又因为那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丧了性命。也许,他不是一个好皇帝,但是他绝对是一个好词人。到了北宋,出现了苏轼、秦观。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霸气,“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的伤感离愁,又看到了“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的梦幻和“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艰辛与美好。然而,金人攻入东京,砸碎了他们的琼楼玉宇,却激起了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雄心壮志,引起了范仲淹“燕然未勒归无计”的无奈与思乡,勾起了辛弃疾“可怜白发生”的壮志难酬与愤懑不平。可是南宋还是在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豪言中灭亡了。

走过无数的世态炎凉与人间沧桑,我们在这里高举酒杯要太白饮人生悲欢离合,“莫使金樽空对月。”我们高居幽州台与子昂齐“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们面临大江,和东坡唱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我们伫立于杨柳堤岸,同柳永轻吟“杨柳岸晓风残月”我们走在元宵佳节的路上和辛弃疾一起“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来源于心灵深处的思想,这是无比沧桑的历史和精妙绝伦的文字汇成的世界,这是诗的殿堂,这是词的巅峰。这是人类情感、智慧和思想结合的伟大艺术和文化,这就是中华民族千古流芳的诗词,这是千古之绝唱,举世之风流!

当我透过诗书,透过岁月,我看到的是那片绚丽的历史星空!每当我看到那上面点缀的明星,就能将我的心情点燃,把我们的记忆唤醒,将我们的灵魂熏陶!

然而,走到现在,如果不是因为有那永垂不朽的诗词文化,怎么会有那“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的飘逸,怎会有那充满韵味的华语中国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