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一作文 > 内容页

那一番浅斟低唱

不得不说的,便是这题名,本是出自他人的文笔。

看到之时,还未睹文段,便已觉得这文字,该是在江南,水榭廊边,烟雨迷蒙之刻,点一线清香,散些幽离、哀怨的气息,摄人心魄的芬芳,欲罢不能的彷徨中,温润如玉的少年,娓娓道来的故事,典雅而神秘。

许是过于细嫩的情景,不符合其人的心境,那般潇洒的言词:热切、广袤,也不是自己所希望的那样了。如此喜欢的题目,就愈发想要自己演绎一番,自是于他人不可相比的。

文字虽小,也可算是自己喜好的东西。却又不知为何,还是钟情于古典文字,是割舍不下的情感。篇幅尚短,又蕴含无限伤感。每每读起,恰似水流,灵动滑过唇畔,了然无痕,唯心绪万千。

久远的时代背景起文,那种心中震撼,动魄的洋溢,带着雄奇、宏大之感,充斥耳旁。全身也就激动起来了吧。许是因为机缘吧,这样壮阔激励的文字中,也有着“多情应笑我”的感怀。就许我再次婉约、迷蒙吧。这般不禁意味的句子,也可以让自己解出虚无、缥缈的情绪。“多情,应笑我”么。异于寻常的情怀,也就是这本也无情的“多情”,更加动情起来。

将心中感慨说与他人,恍惚间,又念起了一首惘然又迷蒙的词来:

人生若只如初见,

何事西风悲画扇。

等闲变却故人心,

却道故人心易变。

总也是愿将那“易”与“亦”相换的,不一定拥有原词的情感吧,却仍旧认为这“亦”字所含的味道(叹息、怅惘之意),更为令我欢喜,是融进了些更加久远的轻微的气息吧。

这时,教人忆起了天长地久。

“只如初见”却是在最近有些细致深入的感触了。若然生命如此,便又多怀了份华美与寂寥。轻言浅笑的那一顾回眸,该是如何无法割舍的记忆。需是指一瞬吧,亦是渗没了全身的感官,湿湿微腻的溺水的真实,意外的,没有让人寻找可以支撑的稻草。随波逐流,滑过身边的没一个角度,带些水滴独有的清音淡雅,依依,又给人以视线若隐若现的迷雾。

千里不散的烟波。

纳兰容若。

已是不知何时,爱上这名字轻吟起来的感觉,如诗一般的安详。艳遇飘摇的质感,雨幕一般的烟雾,也就是人融入了虚无浅迷的色彩。容若而已,有了万千思绪,欲语还休,相视无言。忽而感触了牛郎与织女那无从言语的情,也是尽在不言,归于沉默。

浩淼银河时而拍岸,也似那“潮打空城寂寞回”的忧伤了。想来,是潮水拍打空城寂寞而去,又或许是潮水拍打了寂寞的空城。悠然而无谓呢。

古朴宁静的宅第中,静雅微暗的书房,伸出双手,轻拂过那一排排古书的书脊,淡淡的温情,浓浓的昔年,加上甘醇的井水,碧螺春几簇,栀子花蕊几攒,沏成一盏清茗,空气中带些润泽的水汽。唇边轻触杯沿,入口初时微涩,很快化为清甜,一点点沉淀在心底。忧愁是升温的茶,或浅或深地荡漾在心头。

那一番浅斟低唱,典雅而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