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大了,那桥才有;那人老了,那桥不老;那人走了,那桥犹在
——题记
盼桥
我对我的童年很不满,认为自己远没有书中所说的那样天真烂漫,无忧无虑。门前的河时时占据我的视线。想去城里,也只能转到一座小镇。我常常一次次地将目光抛向那河,河那边的任何一样东西都在勾动我的心弦,于是,我的童年就在这样的守望中度过。长大后我来到异地,河上已经架了一座桥,于是我一直在为我的童年中没有河那边的景象而感到遗憾。
架桥
总是想要留住点什么,于是拼命地找人签名、留念、照相,似乎有些不务正业,在别人看来,自己似乎是在营造一种氛围,但我觉得自己是在亡羊补牢。我曾经固执地认为一个人独处是一种极佳的生活方式。交往,是很复杂的事,要照顾同学的关系,哥儿们的关系等等如同做几何题,平行就好记,如果相交就要找内错角、对顶角、同位角等等。但是,有一天突然明白了,其实我是很孤独的,我曾经走过一座铁索桥,根根不相连,我吓得要死,发誓不再走这样的桥了,很不安稳。我想我的生活应该有交点,而且会有很多。
悟桥
开窗关窗,时光流逝,“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岁月冲刷了我太多东西,就像郑智化的《水手》,总是弱不经风的样子。寄给父母太多的离愁失望,我在肆意地摧毁两代人之间地那种连接,而父母在精心地呵护它,自己从不设身处地地为父母想一想,只是觉得他们欠自己的,自己应该受到他们的照顾。忽然有一天,我发现父母鬓角上的白丝特别的耀眼,耀得自己心痛,这才想到自己长大了。
那人老了,那桥不老。
那人去了,那桥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