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作文 > 初一作文 > 内容页

化身为一头骆驼——读《撒哈拉的故事》有感

读《撒哈拉的故事》,它仿佛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窗外的撒哈拉,风景原本是寂静荒凉的,生活应该是艰苦乏味的,但因了三毛,她的率真,她的文笔,单调的沙漠忽的变的生机勃勃,魅力四射。

撒哈拉是非洲最大的沙漠,生活那里为什么会妙趣横生,因为三毛把自己的灵魂在那里化作了一头骆驼。沙漠至于骆驼,好比水之于鱼,是自由奔放的 ,是天性相依的。有人说,三毛的性格让人说不透,或许她本身就是一个谜。但《撒哈拉的故事》这本书为我们轻轻拨开迷雾,让我们看到了她独立特行,自主随意的个性。她因看见一张撒哈拉沙漠的照片,便自作主张去了那,又自作主张在那和西班牙人荷西结了婚。她结婚时,没有亲人在场,没有鲜花,没有美酒。她的丈夫,荷西,在结婚当日,送给她的结婚礼物竟然是自己在沙漠走了快死了,才找到的一付完整的骆驼的头骨。而在三毛看来,这礼物却是如此豪华,如此动人,如此送到她的心窝里,她小心的把它放在简陋的书架上,欢喜无比。从这里的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他们的浪漫,他们的心有灵犀。

有人说三毛的文字,就像一杯甜蜜的橘汁,喝的你畅快淋漓,眉花眼笑。但其实这只是表象而已,细读发现,她的文字下面 隐藏着淡淡的忧伤。

读到书中《哭泣的骆驼》这一篇,她写到“无论是短短几天,长长一生,哭笑、爱憎,梦里梦外,颠颠倒到,都有它消失的一日。”,三毛的文字在渐渐的变色,宛如她的一生。慢慢的战争的残酷,透过文字丝丝向我们逼来,再往下读到撒哈拉威邻居家的孩子童言无忌地嚷着“杀荷西、杀三毛!”话,以及沙漠游击队贴的恐怖标语,三毛的快乐被冲淡了。最后,三毛的撒哈拉威朋友们还有那个美丽、纯洁的撒哈拉威女人无辜地横死,将三毛对沙漠的希翼也冲散了。

读这本书,好似读三毛一生的写照。三毛,你是一头在沙漠中哭泣的骆驼吗?那些快乐的、忧伤的文字在跳动着、诉说着。

三毛自己看了一眼撒哈拉,便认定那是她前世的故乡,浮出半世的乡愁。或者,三毛,在你轻轻抛弃这个世界时,你是否想到了撒哈拉?三毛,于今,你是否重回撒哈拉,化成了那无际沙漠深处里一头不羁的骆驼?

哦,三毛,你这奇女子在撒哈拉留下了一抹美丽的颜色。

哦,三毛,你走遍千山万水,情遗撒哈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