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三作文 > 内容页

农村经济面面观

----观>有感

列以宁作为堪称中国经济界泰山北斗级的人物,作为北京大学文华学院名誉院长的他对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作了淋漓尽致的分析,他强调在农村首先要以科技立足农业发展。从侧面阐述了邓小平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首先在农村实行科技特派员,这些人员主要来自农业高等院校以及农业科学研究所人员,以专长登记。一助一的方式帮助农民提高收入,例如在我国西北某地产葡萄,5毛钱一簸箕,按这个价钱卖下去,农民哪里能致富呢?在农科院人员的领导下做品牌,做广告卖到了3块钱一斤,农民与科技特派员签定合同,科技人员从中拿提成,在利益共存的前提下,两者当然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提高自己的收入。

其次是关于土地使用权合理转让的问题,面对日益增多的外出务工人员,由于家里无主要的劳动生产力,土地荒芜导致土地利用率下降的现象,一些企业与公司可租用这些闲置的土地,没有外出打工者在公司根据技能分配工作,有头脑的人还可以用土地入股,一方面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还提高了收入,充分利用了多余的劳动力。

区域的发展问题也是一个重要内容,曾有经济学家指出:世界上最大的潜力市场在中国的农村地区,农民收入的提高主要是扩大内需,也可以提高可持续发展,要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首先要搞清楚地区的优势也包括潜在的优势,及时将优势转化为主导产业,地方在经济上是互补的而又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但对于发展来说是双赢的.以龟兔赛跑为例,首次赛跑时兔子发现了自己的优点即认识了自身的优势,当然能在比赛中获胜,在第二次比赛中由乌龟确定赛跑线路,即选择水路,乌龟发挥了自己的长处。然而在实际的竞争环境中,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当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环境,正如在龟兔赛跑的第3次中,一路里领先的兔子要到终点时遇到了河,于是俩人商量着先由兔子载着乌龟跑陆地再由乌龟背着兔子走水路,这样俩人在竞争中不断的提高自己,最终都获得了胜利,同样,在区域间虽然存在着竞争,但竞争的结果是双赢的。所以以任何理由来搞地方保护主义特别是农产品的是万万不能的,此外政府对乡企业的扶持也是比不可少的内容。

随着知识份子不断的涌向农村地方,一批又一批先进的思想走进了千家万户,纷纷成立了各种民间公社,此公社非上世纪的公社,其意思在于团结一切有力的因素,争取为农户谋取更多的利益,结束以往常常由买家决定粮食价格的局面,此外还可以防止买家打白条的情况,从源头上杜绝了有债难收的困窘局面。此举比国家的限定粮食的保护价来得实在的多。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城乡的差距在逐渐减小,但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在中国这一市场经济体制下特有的产物,却时时得不到解决,以往农村往城里去务工的人员,在未得到暂住证后,往往会被押送返乡,但如果一个城里人来乡下度假过上三五个月也不会听说某某被押送回城了,虽然这种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在短时间内会依然存在,但这种经济体制对发展农村经济上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最后当然要谈到资源的合理利用问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社会和谐是分不开,以前总有人认为农村资源丰富而又廉价,果真如此吗?首先我们必须明确资源不是一代所有的,生产是为了人,但人不是为了生产,若要以牺牲后代的资源为前提,那么这种生产还有何意义?所以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最后希望自己的拙见能与关注三农的各位朋友能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