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内容页

文明清明

2021-08-11五年级作文 800字 记叙文 访问手机版

清明所带给人的遐想与臆测,远不止失去亲人的那份痛。

——题记

又是一年清明时,虽没有期待中的杏花雨,却也在湿润的空气中感受到了贯彻古今的深切情意,可面对漫天飞舞的纸屑与成堆的灰烬,传统与现实应做何抉择?

清明,总像一口略带苦涩的浓茶,在美好的臆测中夹杂着些许离别的伤感,本有些沉重的气氛氤氲着浪漫,或许这也就是清明的魅力所在。清明带给人们的总是一份朦胧美。烟雨朦胧的清晨,一袭素衣的白素贞与一介书生许仙在西湖断桥缔造了“人鬼情未了”的爱情故事;人烟稀疏的街道上,一位撑伞人苦寻酒家客栈,一个骑在牛背上的牧童笑而不语,指向远处杏花村……太多太多美妙的传说、故事碰撞、迸发在这个令人如痴如醉的节日中。远望清明,飘渺的它宛若一位蒙纱少女,在林荫间莞而一笑时眉头禁不住一皱。

可在喧闹的城市间,这般的清明已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街头、路旁不断燃烧的纸币与股股浓烟之后的灰烬。烧纸币本是一种向已故亲人寄托哀思亘古流传的传统,可时至今日,却有了别味在其中。近些年来,因清明烧纸币引发的火灾时有发生,烧伤甚至损害不在少数。看到环卫工人越发艰难的打扫残余的灰烬,闻着空气中弥漫的烟味,地上一处处灰黑的印记,有不少民众开始发出质疑的声音:清明烧纸币的作法是否还应该留存?难道烧纸币不应该规范、限制一下吗?政府难道不应该出台一些相应的政策和处罚措施吗?

在我看来,清明故应该寄托哀思,沉痛的心情皆可理解,但表达的方式不一定仅是烧纸币这种增加地球大气负担的方式,可以选择植树、献花,到墓园默哀等方式。当然,我们不能全然否定,毕竟这是中国的一种传统,可现实与传统的关系是继承和发扬的关系,我们不能只继承不发扬。所以,在当今文明时代,清明节更多的应该做到文明过节,在表达自己的哀悼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行为是否文明。在现实与传统之间,大自然的天平更倾向于现实一方。

夜幕四合,十字路口处的路灯下,点点火光闪现,烟雾升腾,我愿那些逝去的人们真的能收到亲人送去的钱,感知到亲人的哀思。更愿那些生者与其追思已故的死者,不如多花点时间去关爱、呵护身边还在的亲人。

文明清明,让我们从现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