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作文 > 五年级作文 > 内容页

于祠小记

2021-07-31五年级作文 700字 记叙文 访问手机版

有时候去西湖边转转,却并不愿与其他游客争赏上林花,就转到西湖西南角的于谦祠,只为寻清静。那儿游人寥寥,唯闻鸟啼,可以不受人打扰地站在空旷的地方,看海棠花瓣随风飘落在如丝的草上,轻轻覆盖上梦一般的颜色。

于祠牌楼临水、面山,也算是个灵秀之地。不巧的是每次我去时总是阴天,没见到过阳光照耀下的于祠,心情也因此而变得有些肃穆了。每次远远地看到那斜侧的、挺立的牌楼轮廓,都会被吸引而不由自主地走过去,陪它看对面的山,脚下的水。水清,水青,如碧玉,如翡翠,深而不可见底,总是默默地映出牌楼影影绰绰的倒影,默默地送来几片误入水中的花瓣。看得出了神,便会有种奇异的幻觉:仿佛身边沉默坚毅着的不是石雕的牌楼,而是“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忠肃公。他凝望着山水,是仍在挂念祖国的河山吗?我猜测着,凝视着,微风拂过我的发际。于是,常常一直待到乌鹊回巢。

正祠柱铭上是这样写的:“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夜雪;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伤心两地风波。”把于谦与屈原、岳飞并举,恐是有些夸大;但纵观一生遭遇,于谦与他们竞又如出一辙。一样的忧关天下一样的遭受冤狱,一样的受迫身亡。历史重演的悲剧,惊人的相似。报国之心,惊人的相似。不要只看到杭州西湖淡妆倩容,浓抹秀色;我们还有钱塘江汹涌澎湃,一发而不可收拾!君不见钱塘江水怒奔腾,泛泛浩波卷千里。听,钱塘江在怒吼,那是忠肃公于谦的呐喊!

如今,西湖边的于公祠,让人至少“有处哭英雄”,但其寂寥实在是让人不禁喟叹。但正因为寂寥,才更显得天高水阔,使人心中宁静;思绪不会禁锢在高墙中,而像面前潭水,任自缓流,偶尔为落花漾起一丝涟漪。也许,避开了人声嘈杂,也是一种幸运吧?

然而,不管是否有人来此凭吊或游乐,牌楼依旧,海棠依旧,山水依旧。视乎可以想起张溥的《吊于忠肃》诗:“栝柏风严辞月明,至今两袖识书生。青山魂魄分夷夏,白日须眉见太平。”静静的景,静静的人,静静的心。太平年间,于忠肃公的灵魂也可安然长眠于山水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