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一作文 > 内容页

读《曹操发迹史》有感

2020-04-16高一作文 1200字 应用文 访问手机版

自从读完《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以后,我对曹操有着浓厚的感情,在《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描写比起诸葛亮他们,却是少之又少,因此也激起了我对曹操的好奇心,所以最近买了着重描写曹操的《曹操发迹史》,给他做了一次三百六十度的全身鉴定。

曹操是高干子弟,早年少不经事,不好好学习,吃喝玩乐,干了不少荒唐事,是个不折不扣的坏小子。后来,坏小子发迹为世所罕有的军事家、政治家和诗人统一了北中国。对曹操的评价,历来有毁有誉。毛泽东多次褒扬曹操,为曹操“翻案”,认为曹操是“真男子”,还说“我的心与曹操是相通的”。后人对曹操津津乐道,一方面是因为曹操是个有故事的人,另一方面是想偷师曹操的政治手腕和阴阳谋略。

以往人们提起曹操,人们只是看到了曹操的阴险、狡猾的一面,却未看到他治国有方的另一面。曹操其实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经过多年的战乱,当时的农业生产遭受到极其严重的破坏,中原地区出现了“白骨弊平原”的悲惨景象。于是,曹操积极推广“屯田”方针。“屯田”方针分为“军屯”和“民屯”两种。“民屯”就是召集百姓编成组来开荒种地,屯田农民直属国家管理,可以不服徭役,收获时只交给国家四至五成的粮食。“军屯”就是边防将士守边种地,收获的粮食全都上交给国家。曹操此举,使中原农业得以很快的恢复。

此外,曹操的知人善用也是很突出的一个优点。他打破了汉朝以来官位世袭的传统,宣布重用那些出身低贱却有专长的人。如张辽、徐晃等人虽然出身寒门,但有一技之长都被提拔成大将。所以当时自愿投奔到曹操门下的人很多,形成了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为他日后夺取天下打下基础。

曹操为什么能?曹操为什么能在群雄并起的三国乱世中脱颖而出,成为北中国的霸主?最根本的一点就是他能网罗和正确地使用人才。那些优秀的人才之所以愿意投奔曹操,除了他拥有汉献帝这面大旗,曹操还是一个坦诚、率真的人。我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这一点。“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坦率中流露出一种霸道和自信。“让我就此交出统领的军队,把军权还给朝廷,回到武平侯国的封地去,实在是不可以。为什么?实在是担心自己离开军队后遭人谋害。”“此前,朝廷加封我的三个儿子为侯,我曾坚决推辞不接受,现在改变主意想接受,不是想再以此为荣,而是想让他们做我的外援,为确保安全着想。” 这都是入情入理的大实话,也体现出曹操坦荡的心胸和真我风采。一个具有真性情、嬉笑怒骂溢于言表的人,对周围的人具有天然的吸引力,这也是领袖魅力的源泉。相反,那些善于伪装、深于城府的人,给人的感受则味同嚼蜡,无法对其推心置腹,产生不了信任和归属感。曹操的人格魅力还来自于他的才华横溢。除了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之外,曹操在文学、书法、音乐等方面都颇有造诣。一个雄心勃勃、南征北战的军事家又如此多才多艺,怎能不让天下的有识之士神往,趋之若鹜。曹操不是道德上的完美主义者,他说过“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他也使过很多阴谋手段,残害过正直之士。但这不就是人性真实而复杂的一面吗?科技在进步,知识在爆炸,世界在变化,但人的智慧和本性却亘古不易。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曹操,但每个人都可以从曹操身上学到一些有用的东西。“说曹操,曹操到。”曹操是我最钦佩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