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一作文 > 内容页

渊明,一生如竹

爱自然,爱山水,宁乞食,不为官,陶潜也。

谁能料想到这性本爱丘山的隐士也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志向。多次为官,多次隐退,徘徊于官场田园之间,取决于一念之差。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不受饥饿驱使,坚定从本心!四十无闻,斯不足畏。雄心再起,壮志凌云,怎奈“日倦川途异,心念山泽居”。淡然出尘,勿念世间。官场的路崎岖不平,有拦路虎,有窝里贼,还有虎前狐。既用了二十年的时间重装还毫无裂痕的硬壳,何不褪去戾气,舒畅心胸。陶渊明做到了,这条路既然没有尽头,何不转过身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路?无尽的路让人渺茫,新鲜的路让人畅想。他知道终点,但他也知道永远达不到那个终点,那还在一条路上死缠烂打作甚?卸下包袱,开辟新路,踏上新征程。有“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潜前半生的志向未成,但后半生心愿已了,也算是快然自足吧!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英雄不论出身,不论魁梧,单论气节。楚霸王乌江自刎,在敌众我寡之势下仍能淡然教领士兵再现直捣黄龙的场面,此乃真英雄!何为英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屈者,陶潜也。虽为没落门第,但还算富裕。这样一个人,能衣暖食饱一辈子,奈何终究饿死?有闲官当,有梁肉食,可这些终究没成为他的枷锁。心之所向,则能断金。没有远扬四海的名声,没有锦衣玉食的生活,他也愿离开官场,回归田园,甘之如饴。

竹本有节,年愈大,愈坚,叹,过刚易折。回绝外界的联系,断绝友人的赠予,穷困潦倒,已然“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乱世的衰景已留不住他,他将回到那“黄发垂髫,怡然自乐的桃源。

为成功放弃用功,为盛名忘却清名,为荣华而丢舍气华,未尽而屈者,靖节不待汝也。

性本爱菊,一生入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