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作文 > 高二作文 > 内容页

月华涌动

月,皎洁而神秘,宁静而悠远。我不愿把它比作什么别的东西,单单一个月字,便充满了足够的灵气。
似乎人在第一眼望向夜空时,月就悬于夜空,千百年来,它的光华引人无限遐想,也寄托了人们数不清的思念与惆怅。
古时,月是文人抒发才情的理想对象。月的灵气和诗人的才情相交织,添上三分酒气,便酿成了“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美丽意境;亦有文人在面对春江花月夜的美丽图景时,心有所感,在如水的月光下,发出了“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的人生思考。月的灵气,在文人的笔下,更显迷人。
月作为游子思乡之情的精神寄托,不知抚慰了多少因思念的脆弱的心。“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思乡之际,念及此句,顿觉故乡的亲人也在望着月亮想念着自己,月光便像是那故乡的亲人传来的祝愿,因思乡而生的酸楚在此刻也被冲淡了不少。月,将故乡与游子,借这如水的月光,借那温暖人心的诗句连在一起。月,便是人心灵的故乡。
此刻,华灯初上,月却隐匿在那夜幕的最深处,或许是它不忍直视这蒙了尘的世界吧。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过,荡起了浓浓的烟尘,遮住了人们心间的那轮明月。如今,还有谁能在这污浊的空气中保持清明呢?
工业文明冲击而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对传统的道德观念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中国在现在这个关键的发展节点,道德教育的缺失,,使得拜金主义理所当然的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催生出一系列道德败坏,令人发指的罪恶行径。“地沟油”、“毒奶粉”、“毒胶囊”,还有至今随处可见的贩卖黑心食品的街边小贩,为了钱无所不为,伤天害理在所不惜,就是对这些人最恰当的描述。华夏大地上利与义的天平正在病态般的倾斜。“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的高尚情怀被当作笑话,多么让人痛心!
悲乎,人心多蒙尘,明月不忍见。
人,被欲望蒙住了心中正义和善良,就像阴霾遮住了的夜空中的月。不知何时我们才能撕开眼前的阴霾,再让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将月光洒下人间。